关键词:MOOC;ADDIE;信息检索;教学设计
摘 要:文章通过对MOOC平台下信息检索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论述了ADDIE模型与学习者面临问题之间的联系,并针对利用ADDIE模型设计MOOC平台下信息检索课程进行了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0-0080-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育已经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正是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吸收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新模式。斯坦福大学将MOOC喻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也指出:“中国大学能做的、最迫切的,是用MOOC模式来提升自身教学质量。”[1]MOOC已经吸引了国内外高校的关注并成为未来教育模式发展的一个重点。
1 MOOC平台下信息检索课程建设现状
MOOC的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自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Sebastian Thrun与Peter Norvig两位教授在网络上发布《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以来,MOOC平台的建设经历了飞速发展。笔者在黄如花[2]、胡平[3]调查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调研了国内外主流MOOC平台下信息检索课程的建设情况(见表1)。
调研发现,信息检索类课程平均开设百分比为3.12%,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巨大需求相比,课程开发仍有一定空间。课程教学资源包含纸质文档、富媒体文档(PPT、WORD、PDF)、影像(Video、Photo)、音频等,教材结构模块化,主要采用混合式教学形式[4]。课程实施包含课程大纲、课程重难点、学习建议、课堂实录、实景授课、课程讨论区、社交网络等元素[5]。
2 学习者基于MOOC平台特性面临的问题
尹睿对130门MOOC课程进行内容分析后提出:“如何针对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在一门课程中设计合适的教学形式是MOOC课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朱伟丽在研究翻转课堂文检课教学后提出:“教学内容与方式及保证课下学习目标实现与安排好课堂时间两个关键问题。”[6]笔者认为,可通过MOOC平台的特性分析信息检索MOOC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对传统课堂,MOOC环境下的学习者处于自主学习状态,学习动力源自主观学习兴趣与需求,但学习过程缺乏一定的约束与规范,当受到外在或内在因素影响时,学习动力可能会消退,从而影响学习进程。因此,MOOC平台下学习者缺少稳定的学习状态,具体有以下两点。
2.1 学习者学习初期的游离状态
传统课堂中学习者处于被动选择状态,与课程关系比较稳定;而大规模、开放的特性导致MOOC平台下学习者拥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与课程之间并没有建立稳定的联系,在众多课程中处于游离状态。同时,学习者的精力与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同地域的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也存在差异。当面对大量课程时,如何让学习者选择学习信息检索课程?学习者为什么要选择信息检索课程?都是课程开发者面临的问题。
2.2 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失控状态
“在线”环境使得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没有直接的沟通与接触,教学者没有传统课堂上对学习者的控制能力。2014年,武汉大学的黄如花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吸引了超过14,200名学员参与学习,超过4,000人参与到了课程设置的作业与互动中,最终1,219人完成课程流程并获得证书[7]。可以看出,由于学习过程的失控状态,只有28.1%的学员参与了部分学习流程,8.5%的学员完成了整个学习流程。如何保证学习者能够坚持完成学习?如何调控学习者的学习步调?也是课程开发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3 ADDIE教学设计模型与信息检索MOOC的联系
“教学系统设计是创建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可以定义为用于促进学习的资源和程序的安排,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支持学习过程”[8]。ADDIE教学设计模型涵盖了教学系统设计中的五个基本阶段:即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与评价(Evaluate)。每个阶段拥有独立的小步骤,分析阶段包含目标人群分析、教学目的分析等;设计阶段包含形成教学目标细化、教学活动细目等;开发阶段包含教学材料选择、课件制作等;实施阶段包含学生指导、日程管理等;评价阶段包含学习者评价、课程评价等(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