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东亚文化之都”,首先要充分展示创建城市的自然、人文禀赋。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日韩隔海相望、毗邻而居,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为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更加精准地向读者推荐研究潍坊历史文化的地方文献专著,深入挖掘潍坊地方文献资源,展示深厚的潍坊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着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推出馆藏地方文献推荐专栏: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诗意潍坊”“人文潍坊”等。深厚的潍坊地方历史文化底蕴是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基础。
今特别推荐我馆馆藏《安丘历代著述考(征求意见稿)》,索书号为Z838/23。
《安丘历代著述考》作者牛鹏志,安丘市人,供职于安丘市教育部门,现居住于潍坊市高新区,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会员,编著有《渠风流韵》《潍上古诗词》《潍上历代著述考》等,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陈介祺研究》、山东省重点学术项目《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潍坊通史》等。
《安丘历代著述考》一书,考录了自汉代至民国时期安丘历代古文献著述情况。作者自2012年初开始访录撰写,2017年春完成初稿,2020年三月印行征求意见稿。八年间,作者共实地调查了国内三十余家图书馆和安丘地区数百个村庄与数百种谱牒,第一次将安丘古代典籍著作存佚情况作了摸底性统计。
全书共计四十余万字,近六百页码,繁体横排,文言文体撰写。封面图样致敬钱钟书先生《谈艺录》(1984年中华书局),配色效法陈寅恪先生《陈寅恪集》(2001年三联书店),书内版式效仿杜泽逊先生《微湖山堂丛稿》(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全书考录文献按照经、史、子、集、丛书五部三十七类载录,共著录安丘古文献一千余种,作者三百六十余人。书内主要记录了此一千余种安丘古文献的作者生平、前人著录、存佚、馆藏、版本情况。存者并一一撰写了提要。作者生卒事迹皆按照族谱、墓志表等一一采录,同时对个别前人书目著录情况进行了辨误,并挖掘考证了多种罕见古籍与孤本文献,如明代李用中《郚城遗稿》、孙芷《峡峰先生小令》,清代周东晓《庐中集》、清张柏恒《渠邱耳梦续录》、清倪在中《倪浯阳诗集》等。